智慧資料 ╳ 數位人文
會議主題
Conference Theme
會議日期
Meeting Dates
2020
12/01 (二) – 12/04 (五)
會議宗旨
「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自從2009年年底開辦以降,透過主題的導引與議程的規劃,研擬如何將現代資訊科技融入傳統人文領域的探索,並嘗試克服甚或超越過去人文研究從材料運用到課題設定的種種侷限。所謂「十年磨一劍」,經過十年來的淬礪鍛鍊,轉眼間已邁入第二個十年的新階段,正待論劍試鋒。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承辦第十一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Archive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DADH 2020),特此廣邀各國各界的專家學者登壇列席、共襄盛舉。
面對數位人文學方興未艾的新興領域,本次大會除延續過去歷年來對數位人文研究各項層面的關注之外,將更以「智慧資料 ╳ 數位人文」(Smart Data ╳ Digital Humanities)為主題,號召學者們集思廣益,探索如何轉化數位典藏所持續積蓄的各類巨量資料,藉由與時俱進的語意網與人工智慧的技術開發,讓巨量的資料庫不僅只是一座靜態的孤立倉庫,被動地讓研究者從中檢搜線索,而更能主動針對研究者的設想與提問,提供動態鏈結的知識圖譜。簡而言之,將資料結構化使其更為好用。
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的疫情尚未見全面抑制,或許影響近距實體的研討對話,但絕無法阻礙我們藉由遠端連線的同步交流。今年我們將採取線上視訊會議的形式,歡迎所有關心數位人文研究發展的先進與同道,透過雲端的交流集思廣益,在邁向新的十年之際,一起思考數位人文學各種可能的里程與遠景。
重要日程 (GMT+8)
2020/07/31(五) | 論文摘要 / 海報摘要 / Panel 提案繳交截止 |
---|---|
2020/09/30(三) | 審查結果通知 |
2020/10/31(六) | 論文全文繳交截止 |
2020/11/16(一) | 註冊截止 |
2020/12/01(二)-12/04(五) | 會議日期 |
會議註冊
本會自9月9日起開放線上報名,至11月16日(GMT+8)截止報名,歡迎各界踴躍參與。報名費用請見下方資訊:
身分 | 註冊費用 |
---|---|
一般/學生與會者 | 新台幣900元整 |
TADH 會員 | 新台幣600元整 |
※ 若為臺灣數位人文學會(TADH)會員,請於註冊時務必填寫會員編號及中文全名。
講者陣容
特邀講者

曾蕾 博士
Dr. Marcia Lei Zeng
講者介紹
曾蕾博士 (Dr. Marcia Lei Zeng) 是美國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電腦資訊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on)教授,擁有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碩士,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電腦資訊學院(Schoo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博士學位。2016年身為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資深研究學者,到臺灣中央研究院進行數位人文研究項目。她的研究與教學領域包括知識組織系統(含分類法、敘詞表、語義網絡、本體等語義工具)、鏈結資料(Linked Data)、元數據、智慧數據與大數據、數位人文語義技術的應用、多語種數據庫質量分析與控制等。在國內及國際刊物、百科全書、國際學術會議上曾發表100多篇研究文章、五本撰寫專著,應邀在各國講學和做特邀主講,執行多個由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聯邦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機構(IMLS) 、OCLC 、傅爾布萊特(Fulbright)等資助的研究項目。曾任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 標引與分類法委員會主席、國際知識組織學會( ISKO)執行委員會理事、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ASIS&T) 理事 、都柏林核心詮釋資料組織(DCMI)顧問委員會主席及執行委員會委員、W3C圖書館關聯數據 (LLD)工作組特邀專家成員等。參與或主持編寫多項國際標準。現任國際知識組織學會(ISKO)董事會成員,國際聯盟 iSchools數位人文課程委員會(iDHCC)主席。

薛鳳 博士
Dr. Dagmar Schäfer
講者介紹
薛鳳博士 (Dr. Dagmar Schäfer) 是一位漢學家和科技史學家,現任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MPIWG)第三部門:Artifacts, Action and Knowledge」的主任。柏林工業大學名譽教授;柏林自由大學兼職教授;天津大學客座教授。她在維爾茨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與任教資格,並曾在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學校就讀與任教。薛鳳老師是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並且是許多國內外科學和編輯委員會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科技的歷史與社會歷史。她出版相當多關於中國近現代史學(宋、明)以及文物在科技知識的創造、傳播和使用時的轉變。她是早期漢學數位研究方法論的擁護者,於MPIWG建立與支持數位研究工具和數位基礎建設。 Schäfer因其研究和服務而獲得了無數獎項,其中包括她於2011年所出版的代表作《工開萬物》(The Crafting of the 10,000 Thing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獲得「輝瑞獎」(Pfizer Award)及 「列文森獎」(Joseph Levenson Book Prize),並於今年榮獲德國最高學術榮譽「萊布尼茲獎」(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

廖弘源 博士
Dr. Mark Liao
講者介紹
廖弘源博士 (Dr. Mark Liao)於1981年由國立清華大學取得物理學士,並於1990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電機博士。1991年7月應聘回中央研究院資訊所,2012年升為特聘研究員。他於1997年至2000年間擔任資訊所副所長,並於2018年8月受聘為資訊所所長。 廖博士致力於多媒體訊號處理、影像處理、以視訊為主的人類行為分析、三維圖形的分割及辨識等研究領域超過25年。曾任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9-2013)、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2009-2012)等期刊的編輯,目前亦擔任ACM Computing Survey的副編輯。 廖博士曾獲得許多獎項,包括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著作獎 (1998)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2003、2010及2013),以及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獎(2010)。他也獲得中華民國資訊學會博士論文指導獎。2016年他獲得東元科技獎;他因在image and video forensics and security的貢獻,於2013 年獲選為 IEEE Fellow。
最新消息
2020-05-22
會議網站上線
2020-05-22
會議徵稿啟動
2020-07-13
徵稿延期通知
2020-08-28
審查結果延期通知
2020-09-09
線上報名開始
2020-09-25
全文繳交延期通知
2020-09-30
論文審查結果發佈
2020-09-30
大會專題講者陣容介紹
2020-11-04
大會議程正式上線
2020-11-27
DADH2020
視訊會議即將開始…
議程
*大會將會於官網上發布各海報發表之PDF檔及影片,註冊與會者可隨時瀏覽。
*每日會議開始前將會提早開放視訊會議室(Webex)供註冊與會者入場。
Day01
12/01
Day02
12/02
Day03
12/03
Day04
12/04
12/01(二) 會前工作坊
09:30~11: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Re-reading Texts: The Introduction of Database Creating and Content Tagging in DocuSky|文本的再閱讀—DocuSky的建庫與批次標記介紹
Speaker|講者:
Te-Chi TSA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曹德啟(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Sih-Pin LA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賴思頻(國立臺灣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Hsu-En LE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李旭恩(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09:00~10: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 | 講題: From Conglomeration to Consilience: The Changing Face of the Humanities in a Digital Age|「巨」而能「聚」:數位社會下人文教育的新面貌與挑戰
Speaker|講者:
Shu-Heng CHE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陳樹衡(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教育部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計畫主持人)
Moderator|主持人:
Jihn-Fa JA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詹進發(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
10:00~11: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 | 講題: 何為圖書館?
Speaker|講者:
Jieh HSI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項潔(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Moderator|主持人:
Chih-Ming CHE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陳志銘(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11:00~12: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 | 講題: 政大數位人文平台之發展成果與未來前瞻
Speaker|講者:
Chih-Ming CHE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陳志銘(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Moderator|主持人:
Sinn-Cheng LIN (Tamkang University)|林信成(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教授)
12:00~14: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4:00~15: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Academia Sinica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Platform|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研究平台
Speaker|講者:
Hsiang-An WANG (Academia Sinica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王祥安(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You-Sheng LI (Academia Sinica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李祐陞(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14:00~15: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LoGaRT Workshop: Local Gazetteer Research Tools|地方志研究工具集 LoGaRT:針對歷史學者,介紹工具使用
Speaker|講者:
Shih-Pei CHE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陳詩沛(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Sean WANG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王修恩(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Calvin YEH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葉桂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15:00~15: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5:30~16: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Visualizing Geographies of China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periods: A CHMap Workshop|CHMap工作坊:窺探清末民初的中國地理
Speaker|講者:
Nung-Yao LI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林農堯(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Qun CH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車群(上海交通大學)
15:30~16: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API RISE Workshop: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for Working with Texts and Digital Tools|RISE & SHINE:針對開發人員,介紹文本資源互通機制
Speaker|講者:
Pascal BELOUI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Sean WANG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王修恩(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Shih-Pei CHEN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陳詩沛(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
12/02(三) 研討會
09:30~09:5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Opening Remarks by Academia Sinica President James C. Liao|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致歡迎詞
10:00~10:4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Keynote Title|講題: Smart Data for Digital Humanities|智慧資料 for 數位人文
Keynote Speaker|講者:
Dr. Marcia Lei ZENG (Kent State University)|曾蕾(美國肯特州立大學電腦資訊學院教授)
Moderator|主持人:
Che-Chia CHANG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1:00~12: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Methodologies and Topic Model Analysis|方法論與主題模型分析
Moderator|主持人:
Lung-Chih CHANG|張隆志
- Chiou-Shing YEH
- Huei-Ling LAI|賴惠玲
- Jyi-Shane LIU|劉吉軒
臺灣客語語料庫建置與初步資料分析 [1027]
Speaker|講者:
- Chih-Ming CHEN|陳志銘
- Szu-Yu HO|何偲佑
- Chung CHANG|張鐘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Platform with Hierarchical Topic Analysis Tool
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階層式主題分析工具發展與應用 [1026]
Speaker|講者:
- Ling-Ling LIEN|連玲玲
- Wei-Chun YEH|葉韋君
以「婦女」為田野:《婦女雜誌》調查報導的主題模型分析 [1038]
Speaker|講者:
12:20~14: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4:00~15: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Semantic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語意分析及應用
Moderator|主持人:
Hao-Ren KE|柯皓仁
- Shu-Jiun CHEN|陳淑君
- Hsiang-An WANG|王祥安
- Han-Cong SHEN|沈漢聰
應用鏈結資料產生知識圖譜:以農村博物館為例 [1071]
Speaker|講者:
- Nung-Yao LIN|林農堯
- Shih-Pei CHEN|陳詩沛
Building a Spatial Humanistic Environment from Digital Archival Institution
數位典藏機構中建立空間人文環境 [1006]
Speaker|講者:
- Ping-Tzu CHU|祝平次
- Wen-Hsin CHENG|鄭文信
方志同類異名歸類研究 [1046]
Speaker|講者:
14:00~15: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DH Focus on Taiwan|數位人文中的台灣關注
Moderator|主持人:
Chung-Hsin LI|李宗信
- Yi-Fan PENG|彭逸帆
- Hua-Yuan HSUEH|薛化元
- Chao-Lin LIU|劉昭麟
數位化人物傳記分析之研究方法論 —以雷震日記為例 [1050]
Speaker|講者:
- Shuo ZHENG|鄭碩
- Lung-Chih CHANG|張隆志
數位人文學與台灣地方菁英研究:以《臺中第一中學校建校捐款名簿》分析個案為例 [1075]
Speaker|講者:
- Hsiao-Hsuan HAN|韓筱瑄
- Tien-I TSAI|蔡天怡
- Kuang-Hua CHEN|陳光華
Towards a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atabases Catalog (HUSSCa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Usability Evaluation
臺灣人文學與社會科學資料庫名錄系統之建置與好用性評估 [1028]
Speaker|講者:
- Chia-Chun CHEN|陳佳君
- Hao-Ren KE|柯皓仁
The Cultural Heritage Issue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aiwan: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ntent
公民參與下的文化資產議題:質性內容分析研究 [1072]
Speaker|講者:
15:20~15:4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5:40~16: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DH and Using DH Tools|數位人文與工具使用
Moderator|主持人:
Jen-Jou HUNG|洪振洲
- Kuan-Lin CHEN|陳冠霖
《朝鮮王朝實錄》在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上的移植及意義 [1022]
Speaker|講者:
- Yun-Chih HUANG|黃筠芝
- Chiao-Min LIN|林巧敏
The data mining and sentiment analysis of the archival news
檔案相關新聞文本探勘及其情感認知分析 [1042]
Speaker|講者:
- Christof SCHÖCH
- Maria HINZMANN
- Katharina DIETZ
- Julia RÖTTGERMANN
- Anne KLEE
Smart Modeling for Digital Literary History [1034]
Speaker|講者:
12/03(四) 研討會
09:30~10: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Social Networks and Database Usage|社會網絡與資料庫運用
Moderator|主持人:
Su-Bing CHANG|張素玢
- Hur-Li LEE
- Margaret KIPP
- Li YA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Person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Linked Data [1025]
Speaker|講者:
- Nuo CHEN|陳諾
- Jun WANG|王軍
- En-Hua BIAN|卞恩華
- Hsiang-An WANG|王祥安
- Jian-An LU|盧建安
- Hong-Su WANG|王宏甦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User-oriented Online CBDB Query System
面向使用者需求的CBDB 線上查詢系統設計與實現 [1036]
Speaker|講者:
- Shun-Hong SIE|謝順宏
- Hao-Ren KE|柯皓仁
台灣歷史人物資料庫之知識本體建構 [1068]
Speaker|講者:
11:00~12: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Tracing Philosophy and Thought|思想與概念研究
Moderator|主持人:
Muh-Chyun TANG|唐牧群
- Lin-Xu WANG|王林旭
- Jun WANG|王軍
基於宋元明清儒學史的學術譜系研究 [1041]
Speaker|講者:
- In-Jae SONG|宋寅在
- Sung-Woo LEE
- Jae-Hak DO|都在學
Introducing the Construction Corpus of Literature and Art Magazines in Modern Korea
建置韓國近代文藝雜志語料庫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展望[1073]
Speaker|講者:
- Hao YANG|楊浩
- Ming-Yi YANG|楊明儀
基於概念共現聚類方法分析《論語》中仁與禮的關係 [1010]
Speaker|講者:
- Qing PENG|彭卿
- Guan-Tao JIN|金觀濤
- Qing-Feng LIU| 劉青峰
- Wei-Yun CHIU|邱偉雲
- Xu XIE|謝旭
- Liang NIU|鈕亮
- Chao-Lin LIU|劉昭麟
Tracing the Concepts about the “Ism” of Modern China [1065]
Speaker|講者:
12:20~14: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ADH Annual Meeting (on-site) |臺灣數位人文學會-年會午餐會談
(舉辦地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4:00~15: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Text and Corpus Analysis|文本及語料分析
Moderator|主持人:
Kuang-Hua CHEN|陳光華
- Donald STURGEON|德龍
Crowdsourc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 knowledge base construction for Chinese history at scale [1066]
Speaker|講者:
- Chih-Yang HUANG|黃志揚
Company Failure Risk Prediction Based on the Court's Judgments
基於法律判決書之公司倒閉風險預測 [1009]
Speaker|講者:
- Hsieh-Chang TU|杜協昌
一個數位人文內容研究的文本擷詞工具 [1004]
Speaker|講者:
- Jia-Cing RUAN|阮家慶
Applying Stanford Parser to measure structure similarity and structure cohesiveness betwee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ang poetry: An exploration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應用史丹佛剖析器計算唐詩英譯文銜接結構相似性:一個計量語言學研究初探 [1070]
Speaker|講者:
15:20~15: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5:30~16: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Moderators|主持人:
Hsi-Yuan CHEN(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 )|
陳熙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Shu-Jiun CHEN(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 )|
陳淑君(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Panelists|與談人(按姓名筆畫排列):
Jen-Jou HUNG (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洪振洲(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副教授兼圖書資訊館館長)
Chih-Ming CHE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陳志銘(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Su-Bing CHANG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張素玢(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Jieh HSI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項潔(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Cheng-Yun LIU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
劉錚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16:30~16:4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6:40~17:2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Keynote Title|講題: Digital to Humanities. Smart Data and the Role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or DH|從數位到人文―智慧數據與科學史在數位人文研究的定位
Keynote Speaker|講者:
Dr. Dagmar SCHÄFER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薛鳳(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MPIWG)「第三部門:Artifacts, Action and Knowledge」主任)
Moderator|主持人:
Jieh HSI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項潔(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12/04(五) 研討會
09:30~10:5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Visualization and Virtual Reality|數位人文下的視覺化與虛擬實境
Moderator|主持人:
Ling-Ling LIEN|連玲玲
- Tristan Edward REVELLS
Complementing the Historical Archive with Interactive Digital Modeling for Public History [1076]
Speaker|講者:
- Feng-Xiang WANG|王鳳翔
Visual Syste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基於知識圖譜的《論語》視覺化系統設計與構建 [1067]
Speaker|講者:
- Meng-Chien YANG|楊孟蒨
Framework based on digital archiving database for developing the multimedia aboriginal language teaching tool in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1062]
Speaker|講者:
- Ariel Josue Pereira RAMIREZ
- Ko-Chiu WU|吳可久
Using Traditional Guatemalan Textile Patterns and Designs To Inform About Guatemalan Culture with Aid From AR Technology [1043]
Speaker|講者:
11:20~12: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Keynote Title|講題: Automatic Concert Video Mashup|「演唱會視訊片段自動混搭」多媒體處理技術
Keynote Speaker|講者:
Dr. Mark LIAO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廖弘源(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Moderator|主持人:
Hsin-Min WANG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王新民(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12:00~14: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4:00~15: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DH in the Religious Context|數位人文與宗教語境
Moderator|主持人:
Huimin BHIKSHU|釋惠敏
- Jen-Jou HUNG|洪振洲
- Tian-Hua SHI|釋天華
- Huei-Chan SHI|釋慧禪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itation of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s in Buddhist Studies Publications
佛學期刊論文內大藏經引用資訊之擷取與分析 [1029]
Speaker|講者:
- Shu-Ling HUANG|黃淑齡
- Yu-Chun WANG|王昱鈞
The study of ontology in digital humanitie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uddhist ontology as an example
數位人文中的知識本體研究 —以佛典科判的建構與應用為例 [1037]
Speaker|講者:
- Ming-Yeung CHEUNG|張名揚
- Yi-Fu CHEN|陳奕甫
- Wei-De LI|李韋德
網路宗教語言分析的挑戰:以基督宗教在臺灣社會公共議題討論的線上參與為例 [1074]
Speaker|講者:
15:00~15:3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15:30~16:5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Title|講題:
Big data is sufficient? Two applications of intelligent data in the research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數大便是美?──智慧數據在中國古代文史研究上的兩種途徑 [1051]
Moderator|主持人:
Yuan-Ju LIU|劉苑如
- Pi-Ling PAI|白璧玲
- Shih-Yu LEE|李時雨
- Shi-Yun HUANG|黃詩芸
- Cheng-Han WU|吳承翰
- Jung-Yi TSAI|蔡融易
- Richard Tzong-Han TSAI|蔡宗翰
- I-Chun FAN|范毅軍
Extraction of Clim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Records in Historical Texts for Scientific Analysis – Digital Humaniti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歷史氣候現象之史料擷取與科學解析──數位人文技術發展與時空整合研究
Speaker|講者:
- Yuan-Ju LIU|劉苑如
- Pin-Jie LIN|林品傑
- Ping-Lin TSAI|蔡秉霖
- Wan-Chun CHIU|邱琬淳
Travel with monk's staff: Event extraction techniques, 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Eminent Buddhist Monks Biographies
振錫征行:歷代僧傳僧人遊方事件擷取與時空資訊應用分析
Speaker|講者:
- Wan-Chun CHIU|邱琬淳
- Pei-Hsuan LO|羅珮瑄
- Yuan-Ju LIU|劉苑如
Digital Research on the Names of the Periphery in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魏晉南北朝周邊意象之數位人文研究:以外族人名為中心
Speaker|講者:
17:00~
(convert to your timezone)
Chairman's Remarks|會議主席致詞
Honorable Guest Remarks|貴賓致詞
Closing Video|閉幕影片
Next Year's Host|交棒給下一屆主辦單位
會議組織
會議主辦單位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Academia Sinica Center for Digital Cultures
- 臺灣數位人文學會 Taiwanese Association for Digital Humanities
會議協辦單位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a
-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ia Sinicaa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Biod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Academia Sinica
會議籌備委員
會議主席:
- 陳熙遠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榮譽主席:
- 項潔 |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國際議程委員會主席:
- 張哲嘉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副召集人
- 李宗信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
會議諮詢委員(依筆畫順序排列) :
- 王新民 |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副召集人
- 吳密察 |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林富士 | 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顧問
- 柯皓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圖書館館長
- 洪振洲 |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圖書館館長
- 祝平次 |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許雪姬 | 臺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所長
- 連玲玲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 陳光華 |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教授
- 陳淑君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 項潔 |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 劉昭麟 | 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科學系特聘教授、臺灣數位人文學會理事長
- 劉苑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執行委員會:
- 陳熙遠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 王新民 |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副召集人
- 張哲嘉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副召集人
- 陳淑君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數位文化中心執行秘書
會議徵稿
徵稿主題
本會議敬邀徵集下列人工智慧(但不限)與數位人文領域之研究論文:
- 數位人文與智慧資料相關領域理論發展
- 數位人文學相關領域理論,如:研究資料管理、資料視覺化理論學說
- 資料科學相關領域理論,如:人工智慧、大數據、智慧資料、鏈結資料
- 資料模型結構,如:知識本體、分類法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管理與發布
- 研究資料整合模式、管理流程、資料互通格式
- 數位文獻建置方法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智慧資料清理方法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智慧資料查詢模式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智慧資料適用之資料庫系統模式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發布、維護機制與數位出版
- 數位人文研究與智慧資料處理技術及分析方法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智慧資料之資料探勘技術
- 智慧資料之運算技術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智慧資料之分析方法
- 基礎設備與系統
- 數位人文研究開源工具
- 數位人文研究社會議題探討案例
- 處理智慧資料所需之系統架構與設備
- 數位人文研究應用智慧資料案例
- 數位人文哲史研究案例
- 數位人文研究社會議題探討案例
- 研究資料服務發布案例
- 數位人文延伸領域/產業應用案例
- 數位人文研究與智慧資料延伸質性議題
- 數位人文研究與資料提供者合作模式
- 數位人文研究資料與智慧資料之資安措施
- 數位人文研究與智慧資料應用倫理
- 數位人文研究學者研究型態
徵稿方式
- 徵稿形式:論文摘要、海報摘要、Panel 提案。 * 徵求具影響力的示範案例
- 線上投稿網址: https://conference.iis.sinica.edu.tw/surl/dadh2020/sub
- 會議投稿系統操作範例.pdf
- 投稿格式:
- 論文摘要:1,000 – 3,000 字
- 全文繳交:10-15頁
- 海報摘要:500 – 1,500 字
- Panel 提案:1,500字以上(須綜述 3-4 篇論文並附論文摘要)
- 稿件語言:中文、英文。如以中文發表,須提供中英文論文題目。
- 投稿論文格式說明: 中文論文格式.pdf 英文論文格式.pdf
- 投稿海報格式說明: 中文海報格式.pdf 英文海報格式.pdf
- 投稿規定:來稿以未曾發表者為限,請勿一稿多投。
會後論文出版
會後將請發表人依據會議討論狀況進行論文修改,交付審查;
通過審查者,將收錄於由台灣數位人文學會所主辦之《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期刊。有關出版之重要日期及格式將再行公告。(暫定)
審查結果
會議審查結果公告
一、會議審查結果如下:
- 論文發表錄取 34 篇
- 海報發表錄取 26 篇
- 專題發表錄取 1 組
二、論文全文繳交截止日期為2020年10月31日(星期六)。請務必準時繳交至大會信箱:
dadh2020@asihp.net
三、論文格式敬請參閱 這裡,以利後續作業。
論文發表
本次會議論文發表34篇,按論文編號排序:
論文編號 | 作者 | 論文名稱 |
---|---|---|
1004 | Hsieh-Chang TU 杜協昌 | 一個數位人文內容研究的文本擷詞工具 |
1006 | Nung-Yao LIN 林農堯 Shih-Pei CHEN 陳詩沛 |
從數位典藏機構中建立空間人文環境 |
1009 | Chih-Yang HUANG 黃志揚 | 基於法律判決書之公司倒閉風險預測 |
1010 | Hao YANG 楊浩 | 基於概念共現聚類方法分析《論語》中仁與禮的關係 |
1022 | Kuan-Lin CHEN 陳冠霖 | 《朝鮮王朝實錄》在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上的移植及意義 |
1025 | Hur-Li LEE Margaret KIPP Li YANG |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Person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for Linked Data |
1026 | Chih-Ming CHEN Szu-Yu HO Chung CHANG |
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階層式主題分析工具發展與應用 |
1027 | Chiou-Shing YEH Huei-Ling LAI 賴惠玲 Jyi-Shane LIU 劉吉軒 |
臺灣客語語料庫建置與初步資料分析 |
1028 | Hsiao-Hsuan HAN 韓筱瑄 Tien-I TSAI 蔡天怡 Kuang-Hua CHEN 陳光華 |
臺灣人文學與社會科學資料庫名錄系統之建置與好用性評估 |
1029 | Jen-Jou HUNG 洪振洲 Tian-Hua SHI Huei-Chan SHI |
佛學期刊論文內大藏經引用資訊之擷取與分析 |
1034 | Christof SCHÖCH Maria HINZMANN Katharina DIETZ Julia RÖTTGERMANN Anne KLEE |
Smart Modeling for Digital Literary History |
1036 | Nuo CHEN 陳諾 Jun WANG 王軍 Hsiang-An WANG 王祥安 En-Hua BIAN 卞恩華 Jian-An LU 盧建安 Hong-Su WANG |
面向使用者需求的CBDB 線上查詢系統設計與實現 |
1037 | Shu-Ling HUANG Yu-Chun WANG 王昱鈞 |
數位人文中的知識本體研究 —以佛典科判的建構與應用為例 |
1038 | Ling-Ling LIEN 連玲玲 Wei-Chun YEH 葉韋君 |
以「婦女」為田野:《婦女雜誌》調查報導的主題模型分析 |
1041 | Lin-Xu WANG 王林旭 Jun WANG 王軍 |
基於宋元明清儒學史的學術譜系研究 |
1042 | Yun-Chih HUANG 黃筠芝 Chiao-Min LIN 林巧敏 |
The data mining and sentiment analysis of the archival news |
1043 | Ariel Josue Pereira RAMIREZ Ko-Chiu WU 吳可久 |
Using Traditional Guatemalan Textile Patterns and Designs To Inform About Guatemalan Culture with Aid From AR Technology |
1046 | Ping-Tzu CHU 祝平次 Wen-Hsin CHENG 鄭文信 |
方志同類異名歸類研究 |
1047 | You-Shu JI 紀有書 Shui-Qing HUANG 黃水清 Dong-Bo WANG 王東波 |
基於圖表示學習方法的典籍同義詞抽取研究 |
1049 | Hao ZHOU Dong-Bo WANG 王東波 Shui-Qing HUANG 黃水清 |
基於引用內容的古籍被引行為研究 |
1050 | Yi-Fan PENG Hua-Yuan HSUEH 薛化元 Chao-Lin LIU 劉昭麟 |
數位化人物傳記分析之研究方法論 —以雷震日記為例 |
1062 | Meng-Chien YANG 楊孟蒨 | Framework based on digital archiving database for developing the multimedia aboriginal language teaching tool in edge computing environment |
1065 | Guan-Tao JIN Qing-Feng LIU Wei-Yun CHIU Liang NIU Qing PENG Xu XIE Chao-Lin LIU 劉昭麟 |
Tracing the Concepts about the “Ism” of Modern China |
1066 | Donald STURGEON 德龍 | Crowdsourc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 knowledge base construction for Chinese history at scale |
1067 | Feng-Xiang WANG 王鳳翔 | 基於知識圖譜的《論語》視覺化系統設計與構建 |
1068 | Shun-Hong SIE 謝順宏 Hao-Ren KE 柯皓仁 |
臺灣歷史人物資料庫之知識本體建構 |
1070 | Jia-Cing RUAN 阮家慶 | 應用史丹佛剖析器計算唐詩英譯文銜接結構相似性:一個計量語言學研究初探 |
1071 | Shu-Jiun CHEN 陳淑君 Hsiang-An WANG 王祥安 Han-Cong SHEN 沈漢聰 |
鏈結資料與知識圖譜在數位博物館的應用 |
1072 | Chia-Chun CHEN 陳佳君 Hao-Ren KE |
公民參與下的文化資產議題: 質性內容分析研究 |
1073 | In-Jae SONG 宋寅在 Sung-Woo LEE Jae-Hak DO |
建置韓國近代文藝雜志語料庫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展望 |
1074 | Ming-Yeung CHEUNG 張名揚 Yi-Fu CHEN 陳奕甫 Wei-De LI 李韋德 |
網路宗教語言分析的挑戰:以基督宗教在臺灣社會公共議題討論的線上參與為例 |
1075 | Shuo ZHENG 鄭碩 Lung-Chih CHANG 張隆志 |
數位人文學與台灣地方菁英研究:以《臺中第一中學校建校捐款名簿》分析個案為例 |
1076 | Tristan Edward REVELLS | Complementing the Historical Archive with Interactive Digital Modeling for Public History |
海報發表
本次會議海報發表26篇,按海報編號排序:
海報編號 | 作者 | 海報名稱 |
---|---|---|
1008 | Tsai-Yu CHEN Kuo-Fang CHUNG |
數位博物館人物誌:彭鏡毅博士的學術生涯—臺灣及中國秋海棠研究 |
1012 | Chung-Lin CHIU Chuan-Ying YEN Sheng-Chih LIN Yi-Chen CHEN |
數位人文時代下的典藏維護-傅圖館藏古籍與拓片數位化建置成果 |
1013 | Ren-Yuan LI |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重要成果與功能 |
1014 | Yueh-Hui Vanessa CHIANG | Development of a social networking inquiry tool driven by digital humanities research collaboration |
1015 | Hsin-Ning LIU | 「簡牘字典」開發計畫—開放性資料庫的結構及技術探索 |
1017 | Yueh-hui Vanessa CHIANG |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usage of “thank” in a Chinese online social network environment |
1018 | Chun-Ning GUO Xue-Hao SUN Hao-Nan DONG |
The Hyper-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s of Digital Humanities: The Symbolic Narrative “Body" of Post-Human |
1019 | Chao WU | 科研助手 |
1020 | Jen-Shu WU Jennifer Ning CHANG Shu-Noan LIN |
戰後農村復員與資源重整 |
1024 | Ling-Ling LIEN Shuo ZHENG |
近代史地理資訊平臺的建置與應用 |
1030 | I-Chun FAN 范毅軍 Richard Tzong-Han TSAI 蔡宗翰 |
知識庫導向之巨量歷史文本資訊擷取—《明實錄》人名自動標註與鏈結系統之開發 |
1032 | Sih-An CHEN Tien-I TSAI |
Examining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Human Flesh Search through Four Major Newspapers in Taiwan |
1033 | Da-Rui LONG 龍達瑞 | Digitizing Temples that Received The Yongle Northern Canon in 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Ming Dynasty |
1035 | Ren-Yuan LI | 宦蹟功名遍四海—數位人文研究的新秘境 |
1040 | Yi-Chia LU Chih-Chi CHANG Fan-Chien KUO Heng YU Pin-Hsien WANG |
新冠肺炎疫情下臺灣國際形象之塑造 |
1045 | Pei-Jung LIN Wen-Hsin CHENG |
Introduction of the Database: Taiwan Writers / Works Ontology (TWWO) |
1052 | 劉苑如 王祥安 羅珮瑄 邱琬淳 謝獻誼 賴奕妏 陳雅琳 周佩儀 |
魏晉南北朝周邊意象之數位人文研究(一) |
1053 | Scarlett CHIU |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創新計畫—史前臺灣之考古資料數位化建置成果 |
1055 | Pei-Ying CHEN Pei-Shan HSIEH Kuo-Tai HU |
文字、圖像與視覺化研究:以中國抗戰高等教育內遷為例 |
1056 | Shih-Wen CHYU | 以詞語顯著性探討庫博文本分析軟體在文學研究中的運用 -以《史記》為例 |
1057 | Hsueh-Chi HSU Li-Chiao WANG |
「臺灣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計畫—以日治時期旅券為核心」-從旅券紀錄看日治臺灣人的跨境 |
1058 | Ho-Chia CHUEH Shih-Wen CHYU |
CORPRO語料庫詞彙共現關係與《紅樓夢》文本人物互動探析 |
1069 | Rong-Guan DAI 戴榮冠 | 三種 GIS 平台用於文學地圖製作之優劣探析 |
1077 | Ming-Chorng HWANG Hui-Ting WU Rui-Mao DING |
為己而來——被史家耽誤的女人 |
1078 | Wei-Yun MA Yu-Ming HSIEH |
漢籍自動化資訊擷取研究與系統開發 |
1079 | Kuo-Hsing HSIEH Chien-Hung LAI |
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計畫(第四年) |
專題發表
本次會議專題發表1篇,按專題編號排序:
專題編號 | 作者 | 專題名稱 |
---|---|---|
1051 | Yuan-Ju LIU 劉苑如 Yuan-Ju LIU 蔡宗翰 I-Chun FAN 范毅軍 Pi-Ling PAI 白璧玲 Shih-Yu LEE 李時雨 Cheng-Han WU 吳承翰 Shi-Yun HUANG 黃詩芸 JJung-Yi TSAI 蔡融易 Pin-Jie LIN 林品傑 Ping-Lin TSAI 蔡秉霖 Wan-Chun CHIU 邱琬淳 Pei-Hsuan LO 羅珮瑄 |
數大便是美?──智慧數據在中國古代文史研究上的兩種途徑
|
歷屆 DADH
藏品介紹
本次會議封面所使用的藏品圖片,來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數位文化中心數位島嶼以及開放博物館平台,以下為藏品介紹:

藏品-星茄(南青杞)
中文俗名:星茄(南青杞)
學名:Solanum seaforthianum Andrews
典藏者:中央研究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 植物標本館 (HAST)
圖片取自:中央研究院 數位文化中心 開放博物館





